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三章 讀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做學問必須在自己的心上狠下功夫,凡是看不明白、想不通的,回到自己的內心仔細體會。書中所闡述的不過是心體,這個心體就是所謂的“天理”,體明就是道明,再沒有別的。這是讀書做學問的關鍵,也是獲得人生幸福的關鍵。

在萬事萬物上學習

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雖然不是來自人們平時的見聞,但人們的知識大都是從見聞中產生的,即見聞都是良知的運用。因此,良知不侷限於見聞,但也離不開見聞。

對於見聞這個問題,王陽明認為人們要做到“博文”即是“唯精”,“約禮”即是“唯一”。即人們只有廣泛地在萬事萬物上學習存養天理的方法,才能求得至純至精的天理,才能求得天理的統一與完整,因為天理只有一個。總之,在王陽明眼裡,見多識廣才能更好地致良知,獲得心靈的平靜和喜悅。

《禮記·中庸》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裡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地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也隨之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唯有博大和寬容,才能相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才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沒有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