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二章 行孝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百善孝為先”,在王陽明看來,孝順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好品德的養成都是從孝行開始的。孝是一個人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各種品德養成的前提。

孝在於心,不在於物

此心若無人慾,純是天理,是個誠於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

王陽明認為,人們的心如果沒有任何私慾,純屬天理,則是一顆虔誠孝敬的心,那到了冬天自然會記掛父母的寒冷,到了夏天自然會記掛父母的暑熱,也就自然會講求保暖、防暑的方法。這都是人們那顆虔誠孝敬的心產生出來的結果,也只有有虔誠的心,才會產生出孝的行為。

現在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給父母買漂亮的房子,讓父母住洋樓坐汽車,這就是不孝。這當然不對,因為孝敬父母不僅要在物質上有所提供,更關鍵的是要用心。所謂“原心不原跡,原跡家貧無孝子”,就是說如果你把能否給父母豐衣足食看作是孝順的話,那麼家裡貧窮的就沒有孝子了。可古代的許多著名的孝子都是貧窮的人,比如孔子的學生子路。

子路小時候家裡很窮,他自己在外面挖野菜吃,卻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雙親。後來子路做官了,很有錢。他出使楚國的時候,有豪華的車隊,還有很多隨從,吃的也是“山珍海味”,但是錦衣玉食的日子卻讓子路哭了起來。他說:“現在我可以吃得很好,睡得很好,穿得也好,可我就算是還想揹負著一袋米,走上百里的路去供奉我的雙親也不能了。”這個時候他的父母已經過世了。孔子覺得他很孝順,就安慰他說:“你的父母應該感到很滿足了,因為他們在世的時候已享受到你的孝敬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