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一章 真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誠心誠意地生活,首先,要求我們不欺騙自己,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其次,要求我們真誠地面對他人,不要偽裝良善來欺騙他人,不要失信於人。如此才能擁有王陽明所說的那個純明無瑕的良知,才能獲得人生的歡樂。

養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思誠

志道問:“荀子云:‘養心莫善於誠。’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為非。‘誠’字有以工夫說者,誠是心之本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工夫。明道說‘以誠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學‘欲正其心,先誠其意’。”

一天,弟子管志道問:“荀子說‘養心最好的辦法就是思誠’,但程子並不贊成這個觀點,這是為什麼?”

王陽明回答說:“這也不能就認為不對。‘誠’字也可以從存養身心上來理解。‘誠’是心的本體,要恢復心的本體,就要思誠。程顥先生說‘用誠敬的心存養它’,也是這個意思。《大學》裡說‘要端正人心,必須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在王陽明看來,用誠敬的態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復心的本體的表現。

佛家有一句話:“心香一瓣,有誠則靈。”是說看一個人是要從心而論的。當然這不是說沒必要修行了,不然,打著“心香”的旗號,胡作非為,豈不是戲弄了佛家的寬容與智慧?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聖人孔子就感嘆人們“誠心”的日漸趨下,發出“吾不欲觀之矣”的喟嘆。古代的禘禮,是國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後,才代表全民出來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誠心誠意,十分鄭重,等於是一個宗教家的大祈禱,絕對不可馬虎。但隨著當時文化的衰敗,即便在鄭重的禘禮上,人們也不再心誠:禘禮開始以後,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獻神禘的酒以後,就想著趕快走,隆重的祭禮不過是在走形式,應付了事。這樣的情形,怎能不讓孔子感嘆:“我實在不想看下去了。”為什麼不想看?就是認為何必勉強作假,而喪失了這件事的實際精神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