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章 智慧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王陽明看來,仁是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人們要從自己的內心求仁,將心比心,才能夠愛一切人,誠心誠意地幫助他人,而不是指責、批評他人的過失,才能真正成為具有大智慧、大魅力的仁者聖賢。

仁愛的人把天地萬物看作一個整體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

在王陽明看來,仁愛的人把天地萬物看作一個整體,如果有一物失常,就是自己的仁愛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為了進一步闡述天地萬物共為一體的道理,王陽明又說:“禽獸與草木同是愛的,把草木去養禽獸,又忍得?人與禽獸同是愛的,宰禽獸以養親與供祭祀、宴賓客,心又忍得?至親與路人同是愛的,如簞食豆羹,得則生,不得則死,不能兩全,寧救至親,不救路人,心又忍得?”意思是說,人們既然同樣喜愛動物與草木,怎麼忍心拿草木去飼養禽獸呢?同樣熱愛人與禽獸,為什麼忍心宰殺了禽獸去供養父母、祭祀和招待賓客呢?對至親的人與路人同樣充滿仁愛,但是如果只有一簞食、一豆羹,無法保全兩方的性命,怎麼能忍心只讓至親的人吃了活命,讓路人餓死呢?

《論語》中記載樊遲問孔子:“什麼叫仁?”孔子說:“能夠愛一切人就是仁。”孔子所說的“一切人”並不單指人類這一種生命,而泛指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這才是聖人的“仁”。由此可見,孔子的仁是建立在人類最高可能的平等性基礎上的,是沒有半點私心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