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五十回 中行說叛國降虜庭 緹縈女上書贖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卻說淮南王劉長被廢,徙錮蜀中,行至中道,淮南王顧語左右道:“何人說我好勇,不肯奉法?我實因平時驕縱,未嘗聞過,故致有今日。今悔已無及,恨亦無益,不如就此自了吧。”左右聽著,只恐他自己尋死,格外加防。但劉長已憤不欲生,任憑左右進食,卻是水米不沾,竟至活活餓死。左右尚沒有知覺,直到雍縣地方,縣令揭開車上封條,驗視劉長,早已僵臥不動,毫無氣息了。趙姬負氣自盡,長亦如此,畢竟有些遺傳性。當下吃了一驚,飛使上報。文帝聞信,不禁慟哭失聲,適值袁盎進來,文帝流涕與語道:“我悔不用君言,終致淮南王餓死道中。”盎乃勸慰道:“淮南王已經身亡,咎由自取,陛下不必過悲,還請寬懷。”文帝道:“我只有一弟,不能保全,總覺問心不安。”盎介面道:“陛下以為未安,只好盡斬丞相御史,以謝天下。”盎出此言,失之過激,後來不得其死,已兆於此。文帝一想,此事與丞相御史究竟沒甚干涉,未便加誅。惟劉長經過的縣邑,所有傳送諸吏及饋食諸徒,沿途失察,應該加罪,當即詔令丞相御史,派員調查,共得了數十人,一併棄市。冤哉枉也。並用列侯禮葬長,即就雍縣築墓,特置守冢三十戶。

嗣又封長世子安為阜陵侯,次子勃為安陽侯,三子賜為周陽侯,四子良為東成侯,但民間尚有歌謠雲:“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文帝有時出遊,得聞此歌,明知暗寓諷刺,不由的長嘆道:“古時堯舜放逐骨肉,周公誅殛管蔡,天下稱為聖人,無非因他大義滅親,為公忘私,今民間作歌寓譏,莫非疑我貪得淮南土地麼?”乃追諡長為厲王,令長子安襲爵,仍為淮南王。惟分衡山郡封勃,廬江郡封賜,獨劉良已死,不復加封,於是淮南析為三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