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歷史的研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歷史的研究要把握好四條線索

第一條線索,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是一條主線。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是各級政府推動的,這是中國獨特的政治經濟關係在經濟發展實踐中的表現。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黨的歷屆領導集體都非常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和運用。我們黨的歷屆領導人也都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經有一些了,比如逄錦聚等著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程序中的經濟學創新》、孫居濤著的《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中國化基本問題》,等等。

第二條線索,理論界、學術界對政治經濟學問題的討論和研究。經濟學的生命力在於對中國經濟發展事實的關注,經濟發展的實踐又需要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和指導。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過程中,理論和實踐以種種形式在互動中相互促進,儘管學術研究成果不可能直接地對經濟實踐發揮作用,但是透過影響黨和政府的決策在間接地發揮著獨特的功能。所以,理論界和學術界的研究是我們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歷史過程中必須關注的一條線索。比如20世紀50年代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傳到中國後引發的對過渡時期中國基本經濟規律的大討論;1956年開始掀起的關於計劃與市場、商品、價值問題的探索和討論,20世紀60年代初關於社會主義再生產、經濟核算和經濟效果問題的討論;1979年價值規律作用問題的大討論;1984年的“莫干山會議”關於價格問題以及其他經濟問題的討論;1985年“巴山輪”會議關於宏觀經濟管理問題的討論;20世紀90年代關於市場經濟體系理論的討論;等等。在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果,我們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張卓元先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研究,他的《新中國經濟學史綱(1949—2011)》值得關注這個問題的同志閱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