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五章 趙雲分說昌黎事(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夜色初臨,薊侯府內燈火通明。

公孫瓚居住的後院膳堂內,一家三口正圍著一張圓桌吃晚飯,桌下放著一大盆燒得正旺的炭火,屋內的溫度和氣氛都很溫暖。

漢朝之前,人們普遍只吃兩頓飯,一頓在巳時初,謂之朝食;一頓在申時初,謂之輔食。正所謂‘食不時不食’,不到飯點是不能隨便用膳的,否則會被認為是不知禮數。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上位者犒賞下面的人,有時會賞賜一些美味膳食,接到賞賜之人就可以隨時進食而不會被人恥笑——最常見的就是‘犒賞三軍’,此乃提升士氣最有效果的手段之一,包括聞名宇內的霸王項羽在內,很多名將都曾經這樣做過。

到了本朝初年,高祖劉邦貧寒時經常餓著肚子到處打秋風,而大多數時候都因為別人已經吃過飯而無功而返,他對每天竟然只能吃兩頓飯這件事深惡痛絕,於是做了皇帝之後,他下令皇宮內每天晚上加一頓飯,不久之後帝國上下爭相效仿,就此形成了一日三餐。

不過漢朝人吃飯時依舊採取跪坐的姿勢:漢人穿著寬袍大袖,又沒有內褲可穿,若是席地而坐未免‘視覺不雅’。除了那些貧困百姓會這樣坐著吃飯之外,官宦富貴人家絕對不會這樣做,否則必然會被人恥笑。

公孫瓚一家之所以會‘離經叛道’圍著圓桌吃飯,都是因為公孫續的建議所致——公孫續重生的時日並不長,不過卻改變了薊侯府中很多傳統習慣,一家人不要丫鬟服侍圍著圓桌吃飯就是其中之一。他還振振有詞說既然是一家人,坐在一起既熱鬧又能盡享親情之樂,其實主要原因是他不習慣跪坐,公孫芮對此言論大加讚賞,公孫瓚無可無不可,候悅只是淡淡反駁了幾句,並未堅決反對,於是一家人吃飯的習慣就這樣改變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